書籍資訊
書籍編號:KML6581857 | ISBN:9789863847588 | |
索書號: B 351.133 4434 | ||
目前狀態: 已外借 (2024-02-23) | 還書日期:2024-03-22 | |
書名:臺灣惡地誌 : 見證臺灣造山運動與四百年淺山文明生態史 / | ||
出版日期:野人文化出版 : 遠足文化發行, | ||
作者:蘇淑娟等著 | ||
借閱次數:8 | ||
內容簡介 首部從區域環境的獨特視角開展出臺灣兩種歷史豐度——地球科學史、人文生態史 ◆看月世界如何以極限邊地之姿,刻寫島嶼的形成與變遷 ◆ ◎在臺灣就能上月球? ◎惡地如何以時間、營力、材料、地層深度訴說臺灣大地故事? ◎崎嶇不毛的月世界竟能種出遠近馳名、甘甜香脆的燕巢芭樂? ◎貧瘠環境憑藉什麼吸引野生動物來此棲身,造就生態方舟? ◎迂迴隱蔽的西南惡地為何成為宋江陣(武藝)、總舖師(廚藝)的原鄉? ★揭開惡地(Badlands)真實樣貌,顛覆你對不毛之地的想像 ★見證臺灣造山運動前後結構相以及地質多樣性 ★西南惡地面積約占國土3%,卻封存了臺灣四百年族群發展的縮影 ★以水貫穿,寫下人、生物與環境間相互試探、適應的過程與結果 ★在高度開發的臺灣西部,意外保留了一處生物多樣性方舟 ★在地人以草根力量結合特有生物兵團,正在創造當代SDGs永續發展模式——地質公園 人們常聽聞的「月世界」地形,異景如夢似幻、宛若外星球,而它正式的名稱是惡地(Badlands)。惡地的特徵是地表極易受到水流侵蝕,形成密密麻麻的侵蝕溝,使植被難以附著,呈現出裸露、崎嶇、破碎的地貌景觀。臺灣惡地分布多處,其中較為顯著的有三處,一處在島嶼西南淺山帶,大致從臺南延伸到高雄;一處在東南,主要集中於臺東利吉;還有一處是人們南來北往較易看見的苗栗三義火炎山礫岩惡地,它們分別展現了島嶼不同的大地構造與地質成因。 臺灣本島面積最大、最具代表性的惡地地形是西南部臺南到高雄一帶,面積廣達一千多平方公里,厚約三千到四千公尺深。這片泥岩(mudstone)惡地雖約占國土百分之三,卻驚異地創造了觀看、理解臺灣的多重視角,而且封存了臺灣四百年族群發展縮影,更意外成為淺山地帶生態方舟。 本書從地質的大尺度出發,告訴你位於西部麓山帶的這一片泥岩惡地是如何形成、如何見證臺灣六百萬年前造山運動的前後結構相,以及如何反映出臺灣環境的特性。 雖然惡地環境似乎不宜人居,然而歷史告訴我們,人類已在此活動數百年。本書爬梳了四百年來,在溝谷交錯、空間迴旋錯置的環境下,人們如何發展、選擇聚落、遷徙,並在族群勢力不斷交替間,形成短暫或持續的、穩定或變動的、時消時長的多元生活樣態。這是一段人與環境之間相互試探與適應的過程。 惡地地區極為重要的是水源。透過惡地生態多樣性、環境保育運動雙軸線,溯源水在當地自然與人為力量影響下的流動路線,以及保存方式。 草根公民科學家「喇賽班」和生物們是一股強大的在地力量,顧水、顧生態,例如刺竹、厚圓澤蟹、東方草鴞、梅花鹿、穿山甲、食蟹獴等,不斷在這裡上演驚奇劇場。雖然各式各樣的磨難,不斷挑戰著惡地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,一群人和生物持續在青灰泥上前行,他們正翻轉想像,在寂惡之境,對大眾展現一種當代的SDGs永續生存模式,我們以地質公園理解它。 本書特色 1.地質上:透過一百多公里範圍內的三處惡地,看見島嶼複雜又脆弱的地質形成;其中西南部泥岩惡地的地質與地景多樣性高,包括泥火山、珊瑚礁石灰岩、尪仔上天等。燕巢橋子頭泥火山早在1933年(日治時期)即獲第一波指定保存的天然紀念物,至今仍在噴發,現名為滾水坪泥火山。 2.歷史上:四百年西部淺山文明史,就封存在西南泥岩惡地區。此處是臺灣早期開墾的邊地、原漢交融邊界,惡地為屏障,以極特殊方式封存了淺山原始樣貌與族群遷徙歷史,更因而成為宋江陣(防護鄉里)、總鋪師(自給自足)的原鄉,發展出農、漁、牧、流竹等特殊營生方式。 3.生態上:看似貧瘠,卻意外成為物種基因庫、生態方舟。西南泥岩惡地面積雖僅約國土3%,却是目前最重要的國土綠網計畫熱點區之一,位於淺山(里山概念)綠帶,是生物與人重疊共居之所,承擔縫合破碎棲地的角色。 4.特有農產之鄉:因地質形成特殊土壤,生產出好吃的芭樂、棗子等,擁有其他地方種不出的滋味。 5.以草根公民力量守護環境的典範:一群不論出身、不論職業、全心投入知識學習與行動實踐的草根公民科學家,正在創造兼顧環境保育與經濟發展的生活新模式,我們名之為——地質公園。 熱力推薦 ❖王小棣|導演 ❖林俊全|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特聘教授、臺灣地質公園學會理事長 ❖林華慶|農委會林務局局長 ❖林德恩|農委會特有生物研究保育中心助理研究員 ❖柯金源|紀錄片工作者 ❖凌性傑|作家 ❖孫敬閔|IUCN穿山甲專家群東亞區主席 ❖張秀慈|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副教授、惡地協作USR計畫主持人 ❖張清榮|高雄市政府農業局局長 ❖陳玉峯|生態學教授 ❖陳貞蓉|國家自然公園管理處處長 ❖陳椒華|立法委員 ❖黃美秀|國立屏東科技大學野生動物保育研究所教授 ❖黃淑梅|紀錄片工作者 ❖楊國禎|臺灣生態學會前理事長、退休副教授 ❖齊士崢|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教授 ❖劉烘昌|陸蟹生態研究室負責人 ❖劉克襄|作家 ──推薦語── 「地誌通常意味著一地的風土民情與各項地質、地形、生態、文化資產等特徵的說明。在這惡地地形區,初看是青灰色一片的不毛之地,加上許多沖蝕現象,刺竹雜亂而生,形成一般人認為的典型惡地印象;但從本書中,看到這裡有豐富的人文活動,也衍生許多惡地文化。『環境是限制,也是解藥』──本書應證了這樣的特質,為惡地做了最好的詮釋。」——林俊全|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特聘教授、臺灣地質公園學會理事長 「臺灣前四名面臨滅村命運的極限村落中,其中左鎮、田寮即位於西南泥岩惡地的獨特環境。但在月世界貧瘠的表象下,蘊含著豐富的自然生態及歷史人文底蘊,以及先民面對惡地環境的里山智慧和生命韌性。結合學術與實務,本書由長期耕耘於地方的工作者,從多元面向共同撰寫,有著守護惡地的共同目標,透過生動的圖文為讀者打開了在地知識的大門,牽起了與土地連結的悸動。相信在這群惡地好人的引路之下,你我都有機會,成為開展惡地創生的關係人口。」——張秀慈|國立成功大學都市計劃學系副教授、惡地協作USR計畫主持人 「十多年來因為投入地方環境開發案的研究,我協助居民田野調查、研讀資料及環評訴訟抗爭。今樂見多年關切之淺山區域受到重視,此書出版,期待能帶領大家認識泥岩惡地及其重要性,推動政府劃設保護區時可以避免不當開發,並守護這些惡地珍貴的生態環境。」——陳椒華|立法委員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