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前查詢: R16 高鐵左營站   架上書籍數量:299 冊

書籍資訊

書籍編號:KML6464030 ISBN:9786263294226
索書號: B 445.97 4850  
目前狀態: 已外借 (2025-01-08) 還書日期:2025-02-05
書名:零廢棄社會 : 告別用過即丟的生活方式, 邁向循環經濟時代  
出版日期:臺灣東販,  
作者:InfoVisual研究所, ; InfoVisual研究所著 ; 童小芳譯
借閱次數:10  
內容簡介

全球每年會製造出20億噸的一般垃圾,預計到2050年前將達到34億噸已開發國家不斷大量廢棄,開發中國家則為處理所苦了解垃圾的本質,思索生活的未來,邁向零廢棄的社會!  根據世界銀行於2018年公布的報告書「What a Waste 2.0」,全球於2016年排出的一般垃圾估計約為20億1,000萬噸。該報告已經敲響了警鐘:如果再這樣不採取任何對策,預計到2050年前將膨脹到34億噸。  這裡所說的一般垃圾,是指從家庭或企業回收的垃圾,又稱為都市垃圾。究其細節,食品與植物類44%、紙類17%、塑膠12%,光是前3名就占了7成以上。  垃圾排放量較多的,都是一些已開發國家與石油產出國等所得水準較高的國家。這些高所得國家的人口不過占全球人口的16%,排出的一般垃圾卻占了全球的3分之1以上。富裕的國家不斷大量生產並大量消費,結果便產生大量的垃圾。  另一方面,低所得國家的垃圾處理設施不夠完善,導致未經妥善處理的垃圾危及人們的健康與環境。倘若這些國家的人口繼續增加或愈來愈都市化,垃圾量將會倍增,預計會帶來更嚴重的災害。  一項商品從生產、加工,歷經運送、陳列於商店中,最後才送達我們手中,這個過程中投入了大量的能源與費用。然而,只要用過了,任何東西最終都會淪為「垃圾」。我們往往會認為,「垃圾燒掉即可」、「只要做好分類即可回收,所以無妨」,但是垃圾處理與回收所耗費的能源與費用也很龐大。追根究柢,我們的消費活動才是製造出大量垃圾的原因所在。我們是否過度追求超出所需的東西呢?  垃圾問題是龐大產業結構的問題,同時,在其核心運作的引擎正是我們日常中的微小慾望。很遺憾必須這麼說:針對垃圾的探究,最終也會讓我們看清自身慾望的樣貌。  零垃圾社會究竟是不可能的任務還是可行的,有賴於我們每一個人意識上的覺醒。各界專家誠摯推薦  何昕家(台中科技大學通識教育中心老師)  林子倫(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副教授)  陳惠萍(陽光伏特家共同創辦人/台灣綠能公益發展協會理事長)  陳瑞賓(環境資訊協會秘書長)  ※依姓氏筆劃排序